全部课程 >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51941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任选),

先修课程:《有机化学》、《生物化学》

适用专业:环境工程,

开课院部:生态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

课程负责人:

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资源: 没有资源记录!

课程展示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学科基础选修课。微生物的主要类群及它们的生理、生态特性、微生物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与转化规律,微生物在环境污染防治中的应用,以及环境微生物学实验、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学生了解该学科在环境工程中的重要地位,掌握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微生物的基本特性及其生命活动规律,同时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较强的实验设计能力和动手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在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及相关领域的学习及工作实践打下宽厚的基础。

课程教学要求

(一)课程教学目标

1.掌握环境工程微生物基本形态结构、生长繁殖及新陈代谢基本规律。

2. 掌握微生物在环境中所处的地位、与环境的关系以及在物质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3.掌握微生物培养与环境微生物检验的基本原理与操作技能。

4. 能将微生物学基本原理应用于各种环境工程污染治理设施、监测等方面;

(二)课程教学目标与专业培养目标对应关系

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化学化工、生物学、物理学、力学等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环境工程专业知识用于解决本专业领域内的复杂工程问题。

1.2 掌握环境工程、环境保护基础知识,能够将其用于分析水、气、声、固等污染产生机理、提出解决目标;

教学目标1

教学目标2

教学目标3

1.3 掌握环境工程专业知识,针对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目标4

课程教学内容

表一 理论教学进程表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1

认识微生物

2

微生物的类群及特点、命名。

课堂讲授

思考题2

2-4

原核微生物

6

细菌形态、结构与功能;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思考题4

5

病毒

2

病毒的形态、结构与功能;病毒的繁殖过程。

课堂讲授

思考题5

6-7

微生物的营养

3

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及其生理功能。

课堂讲授

思考题6

7-8

微生物的代谢

3

微生物酶的催化特性,微生物产能代谢的主要类型与特点。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思考题5,查阅生物化学有关章节

9-11

微生物的生长繁殖及其控制

6

细菌的群体生长繁殖的生长曲线,环境因子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微生物生长繁殖控制。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思考题8

12

环境工程微生物原理

2

活性污泥好氧及厌氧氧化有机物的原理;微生物脱氮脱磷的原理

课堂讲授、课堂讨论

思考题2,阅读文献5篇

合计

24

 

 

 

 

表二 实践教学进程表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实验安排

13

细菌革兰氏染色与显微镜观察

2

革兰氏染色法的原理及程序,使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结果。

集中讲授,分组实验与讨论

两人一组实验,独立撰写报告

14

水源(食品)中的细菌总数的测定

3

细菌总数测定的方法(平板菌落计数法)及细菌总数测定的卫生学意义。

集中讲授,分组实验与讨论

两人一组实验,独立撰写报告

15-16

食品(水源)中大肠菌群的测定

3

大肠菌群的测定原理(乳糖胆盐培养基设计原理、大肠菌群MPN检索表的设计原理)及检验大肠菌群的卫生学意义。

集中讲授,分组实验与讨论

两人一组实验,独立撰写报告

合计

8

 

 

 

 

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到堂情况

旷课一次,直接扣2分,请假一次扣1分,迟到、早退一次扣0.5分,旷课3次以上该课程不及格。

6%

完成作业

作业上交3~4次,计算平均成绩。

14%

实验(实训)

3次实验的表现及实验报告的平均成绩。

10%

期末考核

期末考试卷面成绩(评价标准: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70%

学生学习建议

课程文档下载

课程大纲下载

课程其它文档下载

本站 所有信息归:东莞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议在IE8以上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