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课程 >会计学原理Principle of Accountancy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82815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

先修课程:经济学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会计学,会计学(卓越计划班),人力资源管理,经济与金融,经济与金融(金融管理方向国际班),

开课院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课程负责人:

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资源:

课程展示

课程简介

      《会计学原理》是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科基础课(必修课),是教育部规定的财经类、管理类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会计学原理》在不同程度上构成了许多课程(如《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的理论基础,它是经济管理课程体系中属于微观经济管理方面的重要学科,是会计学各分支的基础,经济管理类大部分专业方向的同学,都要在学习此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有关的会计课程。学生在学习本课程时应明确会计的基本职能和特点,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内容和基本任务,了解它与其他经济管理之间的联系;掌握会计学的基本理论、会计的基本做账技能和基本方法,为其他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课程教学要求

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会计学基本概念,理

解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会计核算基础等基本理论,熟练掌握借贷记账法原理;掌握借贷记账法在企业资金筹集、供应过程、生产过程、销售过程、财务成果形成和分配阶段中会计核算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理解和掌握企业凭证编制、账簿登记、财产清查、会计报表编制的相关知识与技能;理解会计核算组织程序的相关知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习复式记账法原理、企业在供应、生产、销售阶段中的会计核算等内容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和分析方法得到一定的训练,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纳和总结,逐步形成科学的学习观、方法论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观念,以便学生能顺利学习后续财务会计的专业课程,将来能适应不同单位的会计核算工作,并具备终身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作为一个会计应用型人才必须具备的坚持不懈的学习探索精神,让学生认识到,作为一个合格会计人员必须具有会计职业道德和遵守财经法律法规等相关规定,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内容

表1  理论教学进程表

教学主题

要点与重点

要求

学时

1

第一章总论

会计的涵义、对象、职能、作用

理解会计的概念;会计的特点;会计的职能;会计对象的一般含义;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

3

2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会计要素和会计方程式

掌握会计六要素及会计等式;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理解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的概念。

3

4

第三章会计科目与账户             

会计科目与账户

掌握会计科目的分类,账户的结构

3

5

第四章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方法

熟练掌握复式记账法的特点;借贷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贷记账法下的试算平衡;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3

6

第五章 借贷记账法的应用

制造业企业主要业务过程概述、筹资过程、供应过程核算

熟练掌握筹资、供应过程的会计核算

3

7

同上

生产准备阶段和生产阶段的核算

熟练掌握生产阶段的会计核算

3

8

同上

销售阶段的核算

熟练掌握销售阶段的会计核算

3

9

同上

财务成果的核算

熟练掌握财务成果形成及分配阶段的会计核算

3

10

同上

其他经济业务的核算

熟练掌握筹资和投资的会计核算

3

11

第六章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

熟练掌握原始凭证的分类,识别,填写与审核的规则

3

12

同上

记账凭证

熟练掌握记账凭证的基本要素、填制方法、要求和审核;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3

13

第七章会计账簿

账簿的登记

熟练掌握会计账簿的作用、种类、基本内容;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3

14

第八章财产清查

错账的查找与更正,财产清查账务处理等

熟练掌握财产清查的意义、原因和种类;财产清查的一般程序、内容及常用方法、存货的盘存制度、财产清查结果账务处理。

3

15

第九章财务报告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编制及分析

熟练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的编制方法及简单分析

3

16

第十章账务处理程序

账务处理程序

理解各种账务处理程序的特点与操作处理

3

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

评价标准及要求(居中、宋体、五号、粗体)

权重

到堂情况

1. 评价标准:不旷课、不迟到、不早退、守纪律

2. 要求:不无故旷课、迟到或早退;课堂纪律好

10%

完成作业

1. 评价标准:习题参考解答。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方法进行求解,独立、

按时提交作业。

20%

期末考核

1. 评价标准:试卷参考解答。

2. 要求:能灵活运用所学求解方法进行求解,独立、按时完成考试

70%

期末考试方式

开卷     闭卷   课程论文□    实操

学生学习建议

1、学习本课程的方法、策略及教育资源的利用。

本课程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对初次接触会计理论的学生来说,内容难度较大,在课堂上除认真听课外,还要多练多想,善于进行归纳总结,深刻理解其中的基本原理,切不能死记硬背;老师所讲的内容和例题与教材并不完全一致,是老师综合多本教材与从业资格考试内容结合的经验总结,注意将老师所讲内容与教材、参考书的比较,以深刻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要使所学知识条理化和系统化;课堂上要紧跟老师的进度,认真领悟教学内容;课堂例题、计算较多,课堂上主要以听讲、紧跟老师讲解思路为主,一般不必抄写课件、例题及答案讲解,可以适当对老师课件之外的内容做笔记;如有不懂之处,应做下标记,课后再进一步思考和再问;课堂练习一定要勤动手,动手动笔之后才真正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老师也才知道学生的掌握程度。

2、学生必须阅读的论著,建议学生阅读的论著

(1)李海波,新编会计学原理—基础会计(第15版),立信会计出版社,最新版;

(2)会计从业资格考试辅导教材编写组:《会计基础》,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各年更新

3.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时间

为掌握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按约1:1的比例配比课外学时(预习、复习和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课外每周必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3小时,学生完成本课程每周须耗费的最少时间为6小时。

4.学生的上课、实验、讨论、答疑、提交作业(论文)单元测试、期末考试的等方面的要求

课前要求预习,坚持按时上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积极参加课堂练习,亲自动笔动手完成课堂练习的内容,培养分析与计算能力。积极参与教学互动,主动与老师探讨问题;课后认真复习,独立完成作业。期末考试前认真复习,充分准备,争取考个好成绩。

5.学生参与教学评价要求

依照按学校规定,课程结束前1-2周内,按照学校统一安排,通过网上评教系统,回答调查问卷,实事求是地对本课程及任课教师的教学效果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是学生的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对促进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每个学生都必须参加。

课程文档下载

课程其它文档下载

本站 所有信息归:东莞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议在IE8以上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