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课程 >质量管理Quality Management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码:087042

课程类别: 专业课(必修),

先修课程:管理学、高等数学、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适用专业:工商管理,

开课院部:经济与管理学院

课程负责人:

课程教学团队:
课程资源: 没有资源记录!

课程展示

课程简介

《质量管理》是一门融软科学和硬科学于一体的边缘性、综合性学科,它依托于管理类和技术类学科,适用范围广。作为管理学科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各类组织质量管理活动所具有的共性原理和基本工具,为组织质量管理者提供有用理论、原则、方法的实用科学。在课程的教学中,主要研讨质量和质量管理的基本概念和思想、质量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发展、质量设计、质量成本管理、质量管理体系、质量检查、质量管理统计工具等。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质量管理学的基本规律和一般方法,并培养学生具有应用所学知识分析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其他相关管理课程的基本原理,进而加强对学生综合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和锻炼。

课程教学要求

结合专业培养目标,提出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这些目标包括:

1、知识与技能目标:《质量管理》是管理类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目的是使学生理解和剖析企业管理实践中对具体的生产流程上的质量控制和工序优化管理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掌握质量控制的综合技术和管理理念,该课程在理论与实践之间起着重要的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了解现代企业在质量管理上面临的新挑战和先进的质量管理理念与方法。熟悉掌握质量管理的理念、方法和工具,能够系统应用所学内容针对实际情况来识别、分析、改善、控制质量问题,具备从事质量管理工作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质量管理学的基础知识,从市场经济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要求、与质量和质量管理密切相关的因素及主要的质量管理方法的角度,全面系统的学习质量管理的理论知识。并结合与实际密切相关的案例,培养学生运用质量管理学的基本理论对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解决的能力,增强对组织活动中各种质量管理活动的直接感受和经验,培养学生从事质量管理所必备的基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本课程为学生继续学习和以后从事工商管理活动打下必要的基础。它在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全局中,具有增强学生对工商管理实践活动的适应能力和开发创造能力的作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质量观,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和积极向上的价值观,为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树立创新意识、经济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能力。

课程教学内容

 

  理论教学进程表

教学主题

教学时长

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方式

作业安排

1

导论

2

重点:质量和质量管理的相关术语,熟悉质量管理发展史,理解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了解国际三大质量奖的评价标准。

难点:著名质量管理专家的质量理念

理论与案例教学

 

2、3

ISO9000族标准与质量体系

4

重点:质量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体系要求, 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的基本内涵与应用要求,理解体系与其他质量管理体系之间的关系, 了解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基本概念与实施过程。

难点:质量管理体系核心过程的基本内涵与应用要求

理论与案例教学

 

4、5

统计过程控制理论

4

重点:质量控制的数理统计学基础知识,质量波动理论及产生原因,熟练掌握控制原理、种类、设计及判断准则,掌握过程能力和过程能力指数的概念、计算、分析和评价。

难点:质量控制的数理统计学基础,控制图原理,控制图的设计及判断准则。

 

理论与案例教学

作业

6、7、8

统计质量控制方法

6

重点:统计质量控制的六种定量方法,并掌握统计质量控制的八种定性方法,熟悉质量管理新增的三大工具。

难点:各种工具的使用场合。

 

理论与案例教学

作业

9、10

全面质量管理与六西格玛管理

4

重点: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及构成要素;熟悉六西格玛管理的原理和特点, DMAIC的流程及实施,理解六西格玛与ISO9000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难点:DMAIC的流程及实施,六西格玛与ISO9000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关系。

理论与案例教学

 

11

质量管理(QC)小组活动及案例分析

2

QC小组活动开展与成果总结

理论与实际结合,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案例教学,课堂讨论

作业

12、13

质量检验及抽样技术

4

重点:计数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和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的基本原理及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方案的原理,学会应用抽样检验表确定抽样方案。

难点:抽样方案的转移规则。

理论教学

 

14、15

实践

4

课堂讨论、案例分析、实际操作,在时间安排上会有所调整

案例教学

 

16

复习与答疑

2

 

 

 

合计

32

 

 

 

考核要求及成绩评定

 

考核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到堂情况

不得无故缺席,上课勤做笔记,积极回答问题

10%

课堂讨论

认真准备,积极参与讨论。

5%

完成作业

作业总共3次,根据3次作业的完成情况给分。交作业的最大益处是可以得到老师的批改,因此有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己尚未理解的问题。要求同学们独立、按时完成作业,迟交的作业一律不予接受。

15%

期末考核

每个人都需要带计算器,卷面要求整洁清晰。请遵守考试纪律,严禁作弊,否则按学校相关政策处理。

70%

学生学习建议

课程文档下载

课程大纲下载

课程其它文档下载

本站 所有信息归:东莞理工学院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 北京文华在线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建议在IE8以上浏览器1024*768分辨率下浏览本站